“上班,社交,带娃,出差”: 职场人该如何多线程运作?

智联招聘 2023-12-08 15:44 156 阅读

作者:千一

来源:智联招聘(ID:zhaopin-com)

最近和朋友聊天,谈到工作时间越长,手头事情越多的尴尬现状。

我们总想着,忙完这段时间就能歇一歇,但最后,却总是连续不断地忙着。

上班、出差、开会,这是工作;接送孩子、处理家务、周末旅行,这是生活;除此之外,还要保持学习,以及主动社交维持人际关系,这是自我成长部分。

于是每天一睁眼,看到日程表上密密麻麻一大串,恨不得又睡过去。

1、职场与生活总是熵增的

先来说一下,“熵”是什么?

简单来说,“熵”是物理学中度量一个系统内部混乱程度的指标。越是混乱,熵就越大;越是整齐规律,熵就越小。

如果将工作和生活比作一个孤立的系统,那么只要你不去管它,它的混乱度就会越来越高。

因此,不论是新人还是老员工,对于工作的感受几乎都是:“等到忙完了这一段,我就可以开始忙下一段了。”

究其原因便在于:自发状态下,“熵”是一个递增的过程。

而要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得井然有序、清晰明了,则需持续不断付出努力,并用一系列规则和要求来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而将“熵增”转变为“熵减”。

2、单线程思维无法解决多线程事物

研究实验表明,人脑的思维和电脑端的处理器不同,由于前额皮质只能处理非常小的信息流,因此大多数时间我们只能“单线程”处理工作。

比如,你无法一边算29乘79的乘法算式,一边记英语单词。

当然,也有人说,自己可以边听歌边回复邮件,或是边整理资料边聊天。但这样做的代价便是,牺牲掉主要事务的专注能力,导致错误变多。

那些被转移掉注意力的主要事务,往往才是我们真正重要的目标。

3、“归因意识”的缺失加剧复杂状况
“归因意识”这个概念是由职场研究专家沈杰提出,它指的是:
“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里,结果一样,说明是人的因素为主。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里,结果一样,说明是环境因素为主。”

因此,在得出“工作和生活”让我们手忙脚乱这一结论前,需要先判断:

导致我们手忙脚乱的原因,到底是环境因素,还是自身能力不足。

比如,你们部门大多数员工经常被迫加班,甚至连领导都要和你们一起熬夜,没有自己的生活,那么原因便一目了然,就是环境的问题。

如果同样的工作强度,别人可以按时下班回家,节假日旅游、健身、学习充电,而你却每天焦头烂额。那么便需要反思自身,而不是一味地将责任推给环境。

1、进行个人价值分类,预防轨道偏离

心理学中有一个常用名词,叫「破窗效应」,指的是:

如果有人打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且得不到及时维修,那么可能会有更多人的有意无意地任其变得更糟糕

这种效应在职场当中也很常见,比如:

当大家都加班时,你也会不自觉跟着加班;当大家都在追求某种东西,你也会将其当作目标,这就是破窗效应带来的团体惯性。

阶段不同,生活的重心也会有所不同。有的阶段需要关注家庭,有的阶段需要加速个人成长,有的阶段则需好好放松。

因此,在处理多线程事物之前,需要先对个人的价值进行分类,先了解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的声音,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

根据自身角色定位及想改进的方向,对价值观进行分类并划分权重,进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防止轨道偏离。

2、制定清晰目标,增强时间掌控

有一种忙叫“假忙”,指的是看起来忙碌,实则毫无章法,徒有形式。

真正忙碌的人,往往懂得提前制定清晰的目标和具体的行动策略,并对每个阶段的意义和目标都有清晰的理解。然后在目标的指引下,遵循步骤循序渐进地把工作落地。

比如,将年度KPI(绩效指标)或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拆分到季度,然后按照每月的节点去跟进,在不偏移大方向的前提下,小步幅调整,确保目标达成。

另外,还可以借鉴艾维利法则中的“15分钟法则”:每天下班前,用15分钟对次日要做的事情进行排序。

以及“6点优先工作制”:按重要程度给日常工作排序,并将其中最重要的六件事用数字标明,按照标记的顺序逐一完成。

增强对时间的掌控,从而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3、坚持“要事优先”原则,避免时间浪费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下午5点前需提交一份报告,就在奋笔疾书之际——同事要你帮她检查一下表格数据,接着收件箱又提醒你有新邮件,然后电话又响了……

又或者开着一大堆网页,一下做PPT,一下做EXCEL,以此来降低“我还有一项任务没有开工”的焦虑感。

看似在处理很多事情,但恰恰是最浪费时间、最没有效率的表现。

真正的多线程事务处理,并不是同时做好几件事,也不是每一分每一秒都用来工作。

而是坚持“要事优先”原则,把一段时间用最高效的方法利用起来,例如统一时间回复短消息、提前和他人沟通等方法,为自己提前预留整段时间,高效处理工作。

4、定期复盘,回顾目标和反思重点

 “复盘”来源于棋类术语,也叫“复局”。

它指的是对局完毕后,重新排演下棋全过程,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

同理,通过定期复盘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回顾目标和最终呈现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检视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

总结经验教训,提炼出可以复用的方法论,改善优化行动,减少陷入时间黑洞的次数。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形,应对的效率也会大为提升。

要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并不容易,但自我是一条流动的河,而非一成不变的数字。

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加需要通过提前准备和合理安排,将时间变得更加充实高效。

忙碌但不庸碌,多线程却依旧井井有条。

(本文来源智联招聘(公众号ID:zhaopin-com),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别冲动离职,先改简历!
职引简历,AI一键优化!求职迷茫?AI助您精准定位,打造专属岗位JD。意向岗位?AI匹配技术,让您的简历一击即中。优势难寻?AI深度挖掘,让您的经验焕发光彩。表达精准?AI润色服务,让您的简历字字珠玑。格式烦恼...
2024-09-26 11:11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上班,社交,带娃,出差”: 职场人该如何多线程运作?

智联招聘2023-12-08 15:44
156 阅读

作者:千一

来源:智联招聘(ID:zhaopin-com)

最近和朋友聊天,谈到工作时间越长,手头事情越多的尴尬现状。

我们总想着,忙完这段时间就能歇一歇,但最后,却总是连续不断地忙着。

上班、出差、开会,这是工作;接送孩子、处理家务、周末旅行,这是生活;除此之外,还要保持学习,以及主动社交维持人际关系,这是自我成长部分。

于是每天一睁眼,看到日程表上密密麻麻一大串,恨不得又睡过去。

1、职场与生活总是熵增的

先来说一下,“熵”是什么?

简单来说,“熵”是物理学中度量一个系统内部混乱程度的指标。越是混乱,熵就越大;越是整齐规律,熵就越小。

如果将工作和生活比作一个孤立的系统,那么只要你不去管它,它的混乱度就会越来越高。

因此,不论是新人还是老员工,对于工作的感受几乎都是:“等到忙完了这一段,我就可以开始忙下一段了。”

究其原因便在于:自发状态下,“熵”是一个递增的过程。

而要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得井然有序、清晰明了,则需持续不断付出努力,并用一系列规则和要求来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而将“熵增”转变为“熵减”。

2、单线程思维无法解决多线程事物

研究实验表明,人脑的思维和电脑端的处理器不同,由于前额皮质只能处理非常小的信息流,因此大多数时间我们只能“单线程”处理工作。

比如,你无法一边算29乘79的乘法算式,一边记英语单词。

当然,也有人说,自己可以边听歌边回复邮件,或是边整理资料边聊天。但这样做的代价便是,牺牲掉主要事务的专注能力,导致错误变多。

那些被转移掉注意力的主要事务,往往才是我们真正重要的目标。

3、“归因意识”的缺失加剧复杂状况
“归因意识”这个概念是由职场研究专家沈杰提出,它指的是:
“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里,结果一样,说明是人的因素为主。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里,结果一样,说明是环境因素为主。”

因此,在得出“工作和生活”让我们手忙脚乱这一结论前,需要先判断:

导致我们手忙脚乱的原因,到底是环境因素,还是自身能力不足。

比如,你们部门大多数员工经常被迫加班,甚至连领导都要和你们一起熬夜,没有自己的生活,那么原因便一目了然,就是环境的问题。

如果同样的工作强度,别人可以按时下班回家,节假日旅游、健身、学习充电,而你却每天焦头烂额。那么便需要反思自身,而不是一味地将责任推给环境。

1、进行个人价值分类,预防轨道偏离

心理学中有一个常用名词,叫「破窗效应」,指的是:

如果有人打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且得不到及时维修,那么可能会有更多人的有意无意地任其变得更糟糕

这种效应在职场当中也很常见,比如:

当大家都加班时,你也会不自觉跟着加班;当大家都在追求某种东西,你也会将其当作目标,这就是破窗效应带来的团体惯性。

阶段不同,生活的重心也会有所不同。有的阶段需要关注家庭,有的阶段需要加速个人成长,有的阶段则需好好放松。

因此,在处理多线程事物之前,需要先对个人的价值进行分类,先了解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的声音,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

根据自身角色定位及想改进的方向,对价值观进行分类并划分权重,进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防止轨道偏离。

2、制定清晰目标,增强时间掌控

有一种忙叫“假忙”,指的是看起来忙碌,实则毫无章法,徒有形式。

真正忙碌的人,往往懂得提前制定清晰的目标和具体的行动策略,并对每个阶段的意义和目标都有清晰的理解。然后在目标的指引下,遵循步骤循序渐进地把工作落地。

比如,将年度KPI(绩效指标)或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拆分到季度,然后按照每月的节点去跟进,在不偏移大方向的前提下,小步幅调整,确保目标达成。

另外,还可以借鉴艾维利法则中的“15分钟法则”:每天下班前,用15分钟对次日要做的事情进行排序。

以及“6点优先工作制”:按重要程度给日常工作排序,并将其中最重要的六件事用数字标明,按照标记的顺序逐一完成。

增强对时间的掌控,从而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3、坚持“要事优先”原则,避免时间浪费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下午5点前需提交一份报告,就在奋笔疾书之际——同事要你帮她检查一下表格数据,接着收件箱又提醒你有新邮件,然后电话又响了……

又或者开着一大堆网页,一下做PPT,一下做EXCEL,以此来降低“我还有一项任务没有开工”的焦虑感。

看似在处理很多事情,但恰恰是最浪费时间、最没有效率的表现。

真正的多线程事务处理,并不是同时做好几件事,也不是每一分每一秒都用来工作。

而是坚持“要事优先”原则,把一段时间用最高效的方法利用起来,例如统一时间回复短消息、提前和他人沟通等方法,为自己提前预留整段时间,高效处理工作。

4、定期复盘,回顾目标和反思重点

 “复盘”来源于棋类术语,也叫“复局”。

它指的是对局完毕后,重新排演下棋全过程,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

同理,通过定期复盘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回顾目标和最终呈现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检视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

总结经验教训,提炼出可以复用的方法论,改善优化行动,减少陷入时间黑洞的次数。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形,应对的效率也会大为提升。

要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并不容易,但自我是一条流动的河,而非一成不变的数字。

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加需要通过提前准备和合理安排,将时间变得更加充实高效。

忙碌但不庸碌,多线程却依旧井井有条。

(本文来源智联招聘(公众号ID:zhaopin-com),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