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沦为“后勤”的HR,年终总结如何“争功”?

穆胜咨询 2024-01-23 13:28 262 阅读

作者:引领人效管理的

来源:穆胜咨询(ID:hrm-yun)


各位被打上“后勤”标签的HR,心中是否充满委屈?

是否正忙于人才盘点,但却循规蹈矩、没有新意?

是否盘出的人才结果让老板无感、业务部门厌倦?

是否选用育留等工作的结果无法与财报数字关联?

是否规划明年工作时,还是无法摘掉“后勤”的标签?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自发布以来受到老板们和人力资源部门的特别关注。根据人力资源经营价值链的逻辑,“选、用、育、留”的职能影响队伍状态,队伍状态决定人效水平。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完整呈现了人效、队伍、职能三个层面关键指标,例如人才流动率、职业活力指数、激励真实指数等,并基于Baseline对运作水平做出综合判断,以便让人力工作基于数据逻辑推动经营。

 

《202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中,我们对本年的各变量指标均有具体的统计和分析,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只拿人力资源从业者年终总结中最常用到的两个场景为例,分析本研报能带来的“光环”价值。

 

今年人员流动是否在可控范围?


年末总结上,HR必不可少地会提到本年度的入离职率。很多老板认为员工离职率越低越好,最好归零,因为这貌似代表着员工有归属感,公司有吸引力。这种情况下,HR 自然不愿主动招人提高招聘率。但结果就是,老员工们都会自然地“滑进”职业倦怠期(以2021年研报中中成熟度行业数据为例,平均职业倦怠期为2.07年),低效率运作,消耗组织活力。

 

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在企业不主动辞退员工的情况下,通过适度的招聘动作,让老员工有一定的危机感,尽可能晚地进入职业倦怠期。人才流动率只有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且稳定的区间,组织效率才能持续保持在较高水位。

 

下面以招聘率为例进行展示。

 

图1:企业招聘情况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202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

 

根据2023年的研报结果,本年度企业招聘率明显降低,仅为19.7%,为近四年的历史最低,说明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选择“紧衣缩食”。

 

另外从招聘结构来看,23年度社招率为82.2%,较22年增加1.5%,依旧保持低速增长状态,说明当前企业更倾向于雇佣有经验的员工,而不愿意花费大量成本培养新人。为什么呢?

 

从员工入职到可以为企业创造合理业绩之间的时长为融入期,研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企业新员工融入期在11.4个月,而校招员工的融入期较社招员工融入期更长,所以,在经济寒冬期企业更愿意选择社招员工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您计划如何确定2024年的编制岗位呢是否要与上述大环境趋势保持一致?

 

今年是否完善了人才供应链?


在年度总结中,人力资源部门永远无法回避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情况。以人员储备率为例,它表示一个岗位上的任职者身后有几位可以顶上去的后备,从而衡量出人才梯队搭建的实力。

 

管理人员和核心人才是企业内最重要的粘合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战斗力和业绩,但管理人才的人才储备指数常常被忽视。

 

图2:企业管理人员人才储备变化图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202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

 

对比近四年的数据我们发现,2023年企业管理人员人才储备下降明显,被调研企业管理人员储备小于1人的比例相对2022年增长了7.8%,增幅明显,很有可能是出现人才供应链失控、人才缺乏而不能拿下业绩机会的现象。

 

那些管理人员人才储备率大于2的企业也不必骄傲,因为也许是企业规模自然产生的结果,而非重视人才供应链这个关键驱动因素带来的。

 

针对此种情况,人力部门的编制目标如何设计,是否仍坚持“先有规模,再有人才”的短期主义?都是年终总结应该涉及到的话题。

 

如何成就年终总结高光时刻?


人力资源管理容易被误解为一个没有门槛和壁垒的专业,似乎谁都可以来这个“公海”指指点点。面对这种局面,HR需要一本数据宝典,将自身价值真正量化。

 

在有了数据支持之后,HR才可以谈规律,如核编定岗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薪资体系应该如何架构;也可以谈指标,如企业的人才状况和市场环境;也可以谈Baseline,如明确告知老板和业务高管,某项数据一旦超过什么水平,就代表业务必然存在什么问题。

 

总之,人力资源部门只有用数据包装的“生意语言”,才能实现对于战略的贡献和对经营的推动,才能彻底摘掉“后勤”的标签。



(本文来源穆胜咨询(公众号ID:hrm-yun),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考勤/绩效/工资/社保(680个带公式的Excel模板),一次性拿走 π
讲真,很多职场人用了那么多年的Excel,依然停留在简单的表格绘制和公式运用上。可能有小伙伴会说,“Excel很简单啊,不就是输入数字,然后加减乘除嘛,这是计算器都能完成的工作啊。”这么想就错了!Excel里真正...
2024-08-22 14:30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观点 | 沦为“后勤”的HR,年终总结如何“争功”?

穆胜咨询2024-01-23 13:28
262 阅读

作者:引领人效管理的

来源:穆胜咨询(ID:hrm-yun)


各位被打上“后勤”标签的HR,心中是否充满委屈?

是否正忙于人才盘点,但却循规蹈矩、没有新意?

是否盘出的人才结果让老板无感、业务部门厌倦?

是否选用育留等工作的结果无法与财报数字关联?

是否规划明年工作时,还是无法摘掉“后勤”的标签?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自发布以来受到老板们和人力资源部门的特别关注。根据人力资源经营价值链的逻辑,“选、用、育、留”的职能影响队伍状态,队伍状态决定人效水平。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完整呈现了人效、队伍、职能三个层面关键指标,例如人才流动率、职业活力指数、激励真实指数等,并基于Baseline对运作水平做出综合判断,以便让人力工作基于数据逻辑推动经营。

 

《202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中,我们对本年的各变量指标均有具体的统计和分析,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只拿人力资源从业者年终总结中最常用到的两个场景为例,分析本研报能带来的“光环”价值。

 

今年人员流动是否在可控范围?


年末总结上,HR必不可少地会提到本年度的入离职率。很多老板认为员工离职率越低越好,最好归零,因为这貌似代表着员工有归属感,公司有吸引力。这种情况下,HR 自然不愿主动招人提高招聘率。但结果就是,老员工们都会自然地“滑进”职业倦怠期(以2021年研报中中成熟度行业数据为例,平均职业倦怠期为2.07年),低效率运作,消耗组织活力。

 

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在企业不主动辞退员工的情况下,通过适度的招聘动作,让老员工有一定的危机感,尽可能晚地进入职业倦怠期。人才流动率只有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且稳定的区间,组织效率才能持续保持在较高水位。

 

下面以招聘率为例进行展示。

 

图1:企业招聘情况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202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

 

根据2023年的研报结果,本年度企业招聘率明显降低,仅为19.7%,为近四年的历史最低,说明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选择“紧衣缩食”。

 

另外从招聘结构来看,23年度社招率为82.2%,较22年增加1.5%,依旧保持低速增长状态,说明当前企业更倾向于雇佣有经验的员工,而不愿意花费大量成本培养新人。为什么呢?

 

从员工入职到可以为企业创造合理业绩之间的时长为融入期,研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企业新员工融入期在11.4个月,而校招员工的融入期较社招员工融入期更长,所以,在经济寒冬期企业更愿意选择社招员工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您计划如何确定2024年的编制岗位呢是否要与上述大环境趋势保持一致?

 

今年是否完善了人才供应链?


在年度总结中,人力资源部门永远无法回避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情况。以人员储备率为例,它表示一个岗位上的任职者身后有几位可以顶上去的后备,从而衡量出人才梯队搭建的实力。

 

管理人员和核心人才是企业内最重要的粘合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战斗力和业绩,但管理人才的人才储备指数常常被忽视。

 

图2:企业管理人员人才储备变化图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202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

 

对比近四年的数据我们发现,2023年企业管理人员人才储备下降明显,被调研企业管理人员储备小于1人的比例相对2022年增长了7.8%,增幅明显,很有可能是出现人才供应链失控、人才缺乏而不能拿下业绩机会的现象。

 

那些管理人员人才储备率大于2的企业也不必骄傲,因为也许是企业规模自然产生的结果,而非重视人才供应链这个关键驱动因素带来的。

 

针对此种情况,人力部门的编制目标如何设计,是否仍坚持“先有规模,再有人才”的短期主义?都是年终总结应该涉及到的话题。

 

如何成就年终总结高光时刻?


人力资源管理容易被误解为一个没有门槛和壁垒的专业,似乎谁都可以来这个“公海”指指点点。面对这种局面,HR需要一本数据宝典,将自身价值真正量化。

 

在有了数据支持之后,HR才可以谈规律,如核编定岗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薪资体系应该如何架构;也可以谈指标,如企业的人才状况和市场环境;也可以谈Baseline,如明确告知老板和业务高管,某项数据一旦超过什么水平,就代表业务必然存在什么问题。

 

总之,人力资源部门只有用数据包装的“生意语言”,才能实现对于战略的贡献和对经营的推动,才能彻底摘掉“后勤”的标签。



(本文来源穆胜咨询(公众号ID:hrm-yun),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