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在家猝死,企业可能也要赔偿!如何降低用工风险?

善世集团 2024-06-26 09:07 162 阅读

近期,科大讯飞发布内部通报确认有内部员工猝死。通报内容显示,6月17日早晨7点,科大讯飞智慧城市BG(事业群)一位员工在家突发不适,家属拨打120送医后,经抢救无效去世。

这不免让人想到一个话题——如果员工在家猝死,企业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在家猝死能否被认定为工亡?我们先来看一下官方怎么说:

我国现行《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

(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第十五条第(一)可知,员工猝死被认定为工伤(亡)应当同时符合三个条件:①工作时间,②工作岗位,③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科大讯飞本次员工猝死事件中,除了符合第③点之外,其他两点比较难认定,该事件中员工被认定为工伤(亡)的概率比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员工在家猝死通常不属于典型的工伤情形,除非能够证明该猝死与工作有直接因果关系,如因工作导致的职业病等。如果员工在家加班,并且加班是企业安排或认可的,那么员工在加班期间猝死可能被视为工伤。

其次,即使员工猝死不被认定为工伤,企业仍需确保其用工行为合法合规例如:

  • 企业应当遵守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规定,避免过度加班导致员工健康受损。

  • 如果企业存在违法用工行为,如强制或变相强制员工超时工作,或者企业应当预见长期的加班必然会损害员工的健康,但企业依然安排员工加班,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即使员工在家猝死不被直接认定为工伤,企业也可能因此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员工在家猝死,如果其家属能够举证:


(1)企业用工存在违法的情形,包括不限于每天加班超过3小时以上,每月加班超过36小时以上;

(2)死因的鉴定意见显示,系其生前工作劳累是诱因;

(3)同时,有日常体检记录显示企业知晓员工的身体健康存在问题,仍然安排员工不合理加班的……


在以上几种条件之下,企业是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

1. 遵纪守法,确保用工合规是基础

企业需谨慎操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用工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1)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

特别是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员工在合法、安全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作业,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的概率。

(2)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这样一旦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可以通过工伤保险基金来分担企业的经济赔偿责任,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

(3)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机制

确保在员工发生工伤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这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还可以降低工伤事故的损害程度。

2.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外包服务,转移高风险


企业可以将某些高风险的工作环节交由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来完成。他们通常具备更为专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从而降低工伤工亡的发生概率。


其次,外包合同中可以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承担方式。企业可以在合同中规定人力资源服务商需遵守的劳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标准等,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样,在发生工伤工亡事故时,企业可以依据合同约定来追究服务提供商的法律责任,从而减轻自身的风险承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外包并不等于完全免责。


企业在选择外包时,还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实力,并对外包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与外包服务提供商签订合同时,企业也要明确约定好双方在工伤工亡事故中的责任划分和赔偿机制,以避免因责任不清而引发纠纷。

 

3. 人性化处理员工工伤亡事件

(1)对员工家属给予理解和宽容

遇到猝死这样的事件,家属有不满情绪,要宣泄情绪,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企业要给与一定的理解和宽容。在很多情况下,非企业认为自己的做法合法合规就没问题的。

(2)企业不能自行认定工伤亡事件

家属和企业讨论的往往并非是法律的问题。工亡亦或是非工亡的补偿、赔偿标准、数额、计算公式,法律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定。员工猝死或意外事故,是否属于工伤(亡)应当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认定,而非企业自行认定。

(3)主动和家属沟通,力所能及提供帮忙

实践中,有些企业遇到类似情形,不愿意主动和家属沟通,不愿意积极推动事情的解决,给家属造成企业不想管事情,未来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等负面印象。了解家属现实的困难,力所能及地给与照顾和帮助,这种照顾和帮助并非是金钱方面的,但是,往往比金钱更能抚慰人心。

整理来源:劳达laboroot、法行宝、工伤保险条例来源:本文综合劳达laboroot、法行宝、工伤保险条例编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作分享用途。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来源善世集团(公众号ID:shanshi-hro),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料π送】考勤/绩效/工资/社保(680份带公式的Excel模板)
讲真,很多职场人用了那么多年的Excel,依然停留在简单的表格绘制和公式运用上。可能有小伙伴会说,“Excel很简单啊,不就是输入数字,然后加减乘除嘛,这是计算器都能完成的工作啊。”这么想就错了!Excel里真正...
2024-06-27 14:30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员工在家猝死,企业可能也要赔偿!如何降低用工风险?

善世集团2024-06-26 09:07
162 阅读

近期,科大讯飞发布内部通报确认有内部员工猝死。通报内容显示,6月17日早晨7点,科大讯飞智慧城市BG(事业群)一位员工在家突发不适,家属拨打120送医后,经抢救无效去世。

这不免让人想到一个话题——如果员工在家猝死,企业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在家猝死能否被认定为工亡?我们先来看一下官方怎么说:

我国现行《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

(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第十五条第(一)可知,员工猝死被认定为工伤(亡)应当同时符合三个条件:①工作时间,②工作岗位,③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科大讯飞本次员工猝死事件中,除了符合第③点之外,其他两点比较难认定,该事件中员工被认定为工伤(亡)的概率比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员工在家猝死通常不属于典型的工伤情形,除非能够证明该猝死与工作有直接因果关系,如因工作导致的职业病等。如果员工在家加班,并且加班是企业安排或认可的,那么员工在加班期间猝死可能被视为工伤。

其次,即使员工猝死不被认定为工伤,企业仍需确保其用工行为合法合规例如:

  • 企业应当遵守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规定,避免过度加班导致员工健康受损。

  • 如果企业存在违法用工行为,如强制或变相强制员工超时工作,或者企业应当预见长期的加班必然会损害员工的健康,但企业依然安排员工加班,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即使员工在家猝死不被直接认定为工伤,企业也可能因此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员工在家猝死,如果其家属能够举证:


(1)企业用工存在违法的情形,包括不限于每天加班超过3小时以上,每月加班超过36小时以上;

(2)死因的鉴定意见显示,系其生前工作劳累是诱因;

(3)同时,有日常体检记录显示企业知晓员工的身体健康存在问题,仍然安排员工不合理加班的……


在以上几种条件之下,企业是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

1. 遵纪守法,确保用工合规是基础

企业需谨慎操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用工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1)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

特别是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员工在合法、安全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作业,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的概率。

(2)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这样一旦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可以通过工伤保险基金来分担企业的经济赔偿责任,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

(3)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机制

确保在员工发生工伤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这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还可以降低工伤事故的损害程度。

2.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外包服务,转移高风险


企业可以将某些高风险的工作环节交由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来完成。他们通常具备更为专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从而降低工伤工亡的发生概率。


其次,外包合同中可以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承担方式。企业可以在合同中规定人力资源服务商需遵守的劳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标准等,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样,在发生工伤工亡事故时,企业可以依据合同约定来追究服务提供商的法律责任,从而减轻自身的风险承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外包并不等于完全免责。


企业在选择外包时,还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实力,并对外包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与外包服务提供商签订合同时,企业也要明确约定好双方在工伤工亡事故中的责任划分和赔偿机制,以避免因责任不清而引发纠纷。

 

3. 人性化处理员工工伤亡事件

(1)对员工家属给予理解和宽容

遇到猝死这样的事件,家属有不满情绪,要宣泄情绪,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企业要给与一定的理解和宽容。在很多情况下,非企业认为自己的做法合法合规就没问题的。

(2)企业不能自行认定工伤亡事件

家属和企业讨论的往往并非是法律的问题。工亡亦或是非工亡的补偿、赔偿标准、数额、计算公式,法律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定。员工猝死或意外事故,是否属于工伤(亡)应当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认定,而非企业自行认定。

(3)主动和家属沟通,力所能及提供帮忙

实践中,有些企业遇到类似情形,不愿意主动和家属沟通,不愿意积极推动事情的解决,给家属造成企业不想管事情,未来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等负面印象。了解家属现实的困难,力所能及地给与照顾和帮助,这种照顾和帮助并非是金钱方面的,但是,往往比金钱更能抚慰人心。

整理来源:劳达laboroot、法行宝、工伤保险条例来源:本文综合劳达laboroot、法行宝、工伤保险条例编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作分享用途。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来源善世集团(公众号ID:shanshi-hro),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