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编辑:言值哥哥 2024-07-02 11:03 127 阅读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提问:在你看来,做管理,是一种什么体验?
一个我常能听到的回答是:累。
做管理,太累了。而且常常是责任心越强、能力越大的人,越累。
管人,我和他掏心掏肺,手把手地教,但每次还是推一下动一下,不但不创新,甚至不担责。团队越带,越心累。
管事,我每天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晚上到家打开群一看,又是一堆人在问:“怎么办?”   能者多劳,一直劳。
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管理事半功倍,不那么累?
前段时间,我的刘润读书会,请到了关苏哲老师。他的分享,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值得作为一个答案分享给你:学会提问。
关苏哲老师是谁?他是新关点的CEO,是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而在我的直播间里聊他的书《多问少说,才是好领导》时,他用的是平日里的另一个身份:“商业决策教练”。
更接地气地说,是一个在会议上主持问题的人。你会在不少私董会、高管圆桌会的会议室里,看到他坐在一圈上市公司的CEO、总裁和高管团队里,引导他们提问,提问,再提问......
啊?会议里最不缺的不就是问题了吗?为什么还需要增加这么一个角色,增加这么多的提问?
关苏哲老师说,很多重大问题无法解决,源头上都是因为:
没有发现问题背后的那个,更接近本质的问题。
而提问,则是发现问题的金钥匙。
所以,真正区分一个管理者厉不厉害的标准,不是“能不能直接给到下属答案?”,而是“会不会提问?”
你能不能用提问赋能团队?能不能用提问发现问题?能不能用提问更好地成人成事?......
一流的管理者善于回答,顶尖的领导者善于提问。
提问?这还不简单?我天天都在开会时提问啊?到底什么是提问能力?怎么提高?......
那天晚上10点多时,主播麦麦很惊喜地说,都这个点了,我们的在线人数居然都还在持续增加。确实,2个多小时的直播,弹幕几乎没有停,很多人在做3件事:
听关苏哲老师分享那些曾真实发生在会议室里的故事 。
向自己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重新提问。
然后,找自己的答案。
今天,我争取一下,看能不能也用4个提问,把这些故事的精华,浓缩在一杯咖啡的时间里,和你说完。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我现在需要梯子,谁能找到?”
提问:当你的团队成员问你“怎么办”时,你通常会怎么回?
你会直接告诉他怎么办吗?
关苏哲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今天,一个老板需要一个梯子,他和旁边的一位员工说:
“隔壁有个梯子,你帮我拿过来一下。”
员工跑到隔壁一看,没有梯子。
你猜,他回来会和老板说什么?
大部分的员工,可能都会说:“抱歉老板,隔壁没有梯子哦。”
哎,我连哪里可能有梯子都替他想了,最后还是没结果。下次,我是不是还要说得更详细一点?告诉他楼上也可能有?告诉他找不到还可以去买?
要是我能有个更主动的员工就好了。都这样催一下动一下,不为结果负责,还谈什么打胜仗?谈什么要创新?连跨部门推进个项目都费劲。
关苏哲老师说,很多高管、老板还会因此得出一个结论:这么多年,我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不行,得培训,得招人,得多招一些能担责,能拿结果,有主人翁意识的人才。
可是,最大的问题,真的是人才吗?在纠结要不要换掉谁之前,或许,还可以先试试做一个成本相对小得多的改变:提问。
还是那个老板,还是那个员工,现在,把对话的第一句改成:
“我现在需要梯子,谁能帮我找到?”
之前那句,连梯子在哪里都告诉他了。现在这句,什么办法都没给,就纯问了一个问题。能有什么不一样?
至少,会发生2个变化。
1,你说的话少了,你更轻松了。
2,你给的答案没了,但那位员工的思考多了。
“你去怎么怎么办”,是命令。
收到命令去执行,命令的内容越事无巨细,执行的人就越不需要思考。
那些真正有主动性的员工可能会感到压抑,无法施展,不被信任,还可能慢慢地学会甩锅和踢皮球,变成这件事的局外人。
而“我们有个问题,你觉得能怎么办”,是提问。
收到问题去解决,能让人更感觉到他自己的存在和参与,更多的发挥和成长空间,进而对这件事更有责任感,变成这件事的主人翁。
提问驱动思考,答案终止想象。
关苏哲老师说,很多管理者,个人业务能力很强,很有办法,团队也很依赖他,每次碰到问题都要问他怎么办。
最后,业绩要是不涨多委屈不说,就算业绩确实在涨,但你永远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到家还要一个个问题自己解决,第二天再周而复始,能不累吗?
你真的愿意过这样一种生活吗?这样工作又真的能发挥出整个团队的潜力吗?
我也不想啊。但在你不在的时候,业绩还是能不掉,团队还是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全部来问你“怎么办”。
怎么做?把你的管理模式,换成“提问题”,而不是“给答案”。
提问,而不是给答案。赋能,而不是下命令。驱动思考,而不是制约成长。
理解了这个,你就理解了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第一CEO”的通用电气原CEO,杰克·韦尔奇,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许多管理者认为,要想有效率,他们必须永远是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但真正的领导者都知道,更重要的,是提出正确的问题,而不是有正确的答案。
领导者,必须真正成为提出最多、最好的问题的人。
嗯,理解是理解,但听起来还是有点抽象。会提问的领导者,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一般会怎么用提问,来帮忙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很多人在周会上提的,又有什么区别?
好问题。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这个订单不赚钱,你接不接?”
提问:怎么用提问,而不是答案,来帮助团队?
关苏哲老师,讲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故事里的公司,年净利润超过100个亿。
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大公司里,关苏哲老师却在第一次作为他们的高管教练,以会议主席的角色,和他们的高层开会时,就目睹了一场高规格的......“吵架”。
“吵架”的源头很简单,来自会议的第一个议题:
有一个订单,不赚钱,要不要接?
那段时间,行业非常卷,竞争对手都在低价抢单。那个订单,就算抢下了也只能带来收入,但不会带来利润。
营销老大说 :要接。因为接了能完成公司的年度目标。当然,也因为考核他的是业绩。
财务老大说:不能接。因为没有利润。当然,也因为考核他的是利润。
吵起来了。但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后来,营销老大,又跟生产老大吵起来了。
“我辛辛苦苦在外面,好不容易拿个订单进来,你居然说没有办法生产出来?”
生产老大呢,又跟采购老大吵起来了。
“你为什么不把原材料放我仓库?那我怎么生产?”
旁边情绪比较稳定的,是工艺部老大和技术部老大。
他们不那么关心业绩、利润和产能,但他们带出了新的问题:
这么低的价格接了,产品质量能不能跟得上,会不会引起客诉?
产品和竞争对手是同质化的,打价格战怎么办?
场面,越来越乱,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请问:现在,如果你是坐在中间的那个CEO,你怎么决定?
这个订单,你接还是不接?
“接”或“不接”,都是答案。
但作为当时的会议主席,关苏哲老师和那位CEO说:
现在开始,请你不给答案,只提问。
于是,CEO开始对各个老大,逐个提问:
1,什么叫有利润、没利润?你们的分子、分母是怎么算的?营销和财务,各自对利润的定义是不是一致的?
2,你们有没有做过客户分类?这个客户属于哪一类?
3,如果这个是长期合作的大客户,这一次没利润,但长期有,接不接?
4,如果不接,会不会影响长期合作?
5,如果接,并且我同意打价格战,你们需要多少时间,多少钱,才能打完,打赢?
6,另外,我们怎么样去从源头上做好产品的创新,才能避免同质化,避开这种恶意低价竞争?
问题问完,CEO坐了下来。
整个过程,只有提问。
管理者,要负责的注定是比下属更大的摊子。
他要做的,不能只是从某个部门的维度去考虑问题,然后赞成谁,反对谁,一锤定音。
而是要站到更高的角度,看到全局,甚至看到全局的今年、明年和后年,用全局观思维来做决策。
所以,千万不要急着给答案,先提问。并且,是多维度地提问。
那,多维度地提问完,就能帮团队找到答案了吗?
还不够。
关苏哲老师说,CEO问完后,他又对在场的高管提了一个问题。
他说,接下来,我去外面抽支烟,也请大家花半个小时,去商量一件事:
如果站在公司的角度,而不是部门的角度,接或不接各自,最重要的三个理由是什么?
后来呢?他们接了吗?
好奇心呢,会害死猫。关苏哲老师说,更重要的是,半个小时后他回到会议室,一个比“接不接”这个答案本身更棘手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所有参会的人,都已经站在公司的角度,达成了共识。
真实的商业,真正的做生意,没有简单。
很多时候,管理者都要在复杂的千丝万缕,千头万绪里做决策。
怎么做决策?像学生时代做题一样,抽丝剥茧地找出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吗?
不是的。世界越复杂,能走的路就越不会只有一条。
彼得·德鲁克曾说:寻找唯一的正确答案,从来不是决策的核心。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做决策时,也没必要把目标定成:找出或给出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
决策的魅力,不在于一咬牙,一跺脚,最后一言堂,而在于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大家一起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思考,一起寻找尽可能多的可能性,最后一起达成一个共识。
怎么把决策从“一个人的”,真正变成“一群人”的?
提问。
用提问看到全局,用提问达成共识。
关苏哲老师说:提问能力,是赋能型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核心领导力。
无论是要管人,建一个能让人成长为人才,让人才发挥出水平的团队,还是要成事,做一个牵扯很多方,很多方还都利益有冲突的决策,会提问的人,都能帮团队打开更多可能。
说得真好。
那怎么样,才算会提问?
做管理需要的“会提问”,关键在于什么?
是要反应敏捷,直击痛点吗?是要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吗?
都不是。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团队缺乏斗志,该怎么办?”
提问:什么叫会提问?
关苏哲老师举了个例子。
请问,今天如果一个人来问你:
我团队这么多人跟了我这么多年,还是缺乏斗志,我该怎么办?
你会怎么回答他?
嗯,先不急着给答案,先提问:
你当初怎么把他们招进来的?
为什么会没有斗志?
可是,这么问,和很多会议里的 “怎么会这样?” “这是谁负责的?” “我不是早就说过?”......有什么区别?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关苏哲老师说,比起先问原因,能带来更大帮助的问法,还有很多。
比如,你可以问: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员工有斗志?
如果他说:因为我要有业绩,而我认为业绩差,就是因为员工没有斗志造成。
你还可以再追问:
为什么你一开始会认为业绩差的原因,是员工没有斗志呢?
影响业绩的,可以有很多原因,一定是团队吗?一定是斗志吗?
万一,你的赛道是日薄西山的,你的产品是同质化的,你还要先解决团队斗志的问题吗?
如果真的是因为员工没斗志,你还可以问:
你说的团队,是什么定义?是指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是指基层,中层还是高层?是指哪个部门?
你说的斗志,又是什么定义?是团队凝聚力?是加班意愿?是不愿意出差?
啊?这么问,是不是有点杠精啊?人家就问我一个问题,我不但不给答案,还反问他这么多问题?
关苏哲老师的回答是:
如果,我连这些都还没有和你聊清楚,我又有什么资格能回答你,帮你解决你的问题呢?
不同年限、位置和部门的员工,不同的斗志问题,激励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甚至,他真正想解决的问题,本质上也不是团队斗志,而是提升业绩,那万一真正影响你业绩的是你的产品,而不是团队呢?
今天很多人遇到问题,都会去买课,去请教,去搜索,甚至去问AI,然后看到一堆教你如何提升团队斗志的方法。
要有科学目标,要招对人,要做好培训,要做好KPI,最好做好股权,要加强流程,要做好文化愿景......
可是,如果连问题本身都没找对,没定义清楚,就看到这些答案,甚至一头扎进去花钱花时间去“解决”,那到底是在帮自己还是害自己呢?
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
而提问,就是发现问题的金钥匙。
会提问的关键,不在于你能不能在对方问出“怎么提升团队斗志”时,反应敏捷、面面俱到地盘问出“团队怎么会没斗志?”,而在于你能不能穿透“团队斗志”,发现藏在深层的“提升业绩”,甚至发现更深层的“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关苏哲老师说,人和人的沟通,天生会隔着很多层。
很多时候,别人问出来的,是一个层面的问题,想解决的,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而实际最值得优先解决的,还可能是藏在这些层面之后,藏在他的认知盲区里的问题。
嘴上说的言语和行为,是最外围的行为层。
比如,“团队缺乏斗志”。
实际的目的和意图,是里面的意图层。
比如,“想提高业绩”。
意图背后的情绪和情感,是更深的感受层。
比如,“团队这么多人跟了我这么多年,还是......”。
而比感受更深的底层信念和想法,是内心深处的核心层。
比如,“认为业绩差,就是因为员工没有斗志造成”。
行为层。意图层。感受层。核心层。
听到一个层面的问题,马上针对那个层面去提问,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成效,还浪费时间。
而真正会提问的人,能通过提问,一层一层地深入问题的本质,发现最接近本质的那个真问题。
然后,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真厉害。这种能穿透到深层的提问能力,怎么练?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我快速提高提问能力?
有办法。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重金换个团队,能解决吗?”
提问:能层层穿透,发现问题的提问能力,怎么提高?
关苏哲老师,举了一个可以拿来直接当教科书的例子。
几年前,在一个总裁班上,关苏哲老师对在座的老板们说,可以通过提问,用10分钟来帮忙解决一个生意上的难题,想试试的举手。
一位做连锁餐饮的老板,举手了。
接下来的10分钟,提问开始。
第1问:你现在有没有哪家餐饮店生意,不是很好?
答:有。
第2问:生意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这个店没有卖狮子头,而是在卖一个我不太懂的轻奢类的餐饮产品。
第3问:是不是不卖狮子头,生意一定不好?卖了狮子头,生意就一定达到理想目标?
答:不一定。
第4问:那这个轻奢品类新店,月均达到什么样的营业额,能让你满意呢?
答:至少,先不亏吧。
第5问:你认为这家轻奢店生意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是因为我只懂狮子头,不懂轻奢的新餐饮产品。
第6问:那接下来要提升这个轻奢店的业绩,你现在的方法是什么?
答:到北上广,花几百万重金挖一个懂轻奢的团队来经营那家店,把业绩做上去。
第7问:一个店的业绩,有4个关键指标:流量,转化率,客单价,重复购买率。几乎所有生意的业绩,都是这4个指标乘出来的,请问你觉得里面哪个是你生意不好的最主要原因?
答:流量。
第8问:流量分为新客户流量和老客户流量,请问主要是哪个流量不够?
答:新客户流量不够。
第9问:为什么新客户流量不够?
答:因为那家店的选址有问题,它在一个新开发的商业区里,附近还没有很多的居民。
第10问:如果花几百万重金请专业的轻奢团队来,能解决选址的问题吗?
提问,到此结束。
10个问题之后,花几百万重金招到轻奢产品新团队,已经不再是解决优先级最高的问题。选址才是。
漂亮。
团队的斗志,也不一定是管理问题,也可能是产品问题。
门店的业绩,不一定是运营问题, 也可能是选址问题。
这,就是提问的穿透力。
我要怎么做,才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必须做到对行业了解最深,有最多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问出这样的效果?
可是,什么样的CEO,才能比营销老大更懂营销,比财务老大更懂财务,同时还比产品老大更懂产品?那些人怎么问出来的?
关苏哲老师说,提问,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一种高级的元认知思维。
这种思维,不能帮人直接得出答案,却能一步一步地启发人,一层一层引导人找到最接近本质的问题。
提问能力的关键,不是知识,而是认知。
能用提问能力为团队赋能的人,并不一定是房间里最聪明,最懂行的人,但一定是一个能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启发别人打开认知盲区,发现更深层问题的人。
真好。可是,认知能力要提高,得慢慢积累。但我眼下就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有没有什么,是能帮我今天就提高提问能力的?
关苏哲老师分享了一套能帮你启发自己,也能帮你启发别人自己找答案的问题,总共6个。
1、你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说的“团队”,具体指的是哪些人?你说的“士气”,具体指的是哪些事?
定义越清楚,解决越聚焦。
2、你为什么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提高团队斗志本身,还是为了提高业绩?
3、解决这个问题,你的目标是什么?
怎么才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新店业绩有问题,营业额卖到多少算解决了这个问题?是先不亏?还是月入100万?
4、达成这个目标,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
影响业绩目标最大的,是流量、转化率、客单价、还是重复购买率?
影响的因素越多,越复杂,越要抓重点,把80%的力气,花在20%最重要的事上。
5、针对这几个核心要素,有哪些解决方法?
要提升业绩,提高客流量,可以换店址,也可以换营销策略,产品定位...
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成本。哪个性价比最高?
6、根据你选的解决方法,接下来你具体要做什么?
应该找谁?花多少钱?什么时候?在哪里?做到什么程度?
落不了地的解决方法,只是浪费时间。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提问驱动思考,答案终止想象。

要让管理的效率事半功倍,让团队的能力充分发挥,你可以先不急着给答案,先提问。

最好,还是多维度地提问。为发现最接近本质的问题而问。

要做到这些,你需要尽可能地穿透藏在人与人沟通背后的4层认知

行为层。意图层。感受层。核心层。

不确定怎么能穿透的话,也可以从一套能帮助启发对方找到答案的6个元问题开始:

1、你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你为什么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3、解决这个问题,你的目标是什么?

4、达成这个目标,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

5、针对这几个核心要素,有哪些解决方法?

6、根据你选的解决方法,接下来你具体要做什么?

说得真好。

那天,除了提问本身,关苏哲老师还问了一个问题:
你知道,一个高管,或者一个老板,最重要的3个能力是什么吗?
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概念思维技能。
专业技能,很好理解,在简历上写得最多,也被看得最多。
人际交往技能,也很好理解。
但是,越是往上走,最重要的技能越不是这两样,而是概念思维技能。
什么是概念思维技能?
你能不能穿透复杂的现象,看到问题本质?你能不能站在更高的维度,串起整个全局?你能不能带领团队从战略落到执行?

而提问能力,恰恰就是一个能帮你更好做到这一切的杠杆。

驱动思考,赋能团队,发现问题,串起全局,明确定义,达成共识......会提问的人,都能事半功倍。

1个好提问,胜过100个好答案。

尤其,是在这个AI已经能分分钟给出100个答案的时代。

你说呢?

*文章为关苏哲独立观点,仅供参考。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观点 / 关苏哲  主笔 / 尤安 编辑 / 二蔓  版面 / 黄静          


(本文来源刘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80个Excel函数神技巧,让你工作效率翻倍!(建议收藏)π
众所周知,做HR的每天都需要做大量的数据登记,而且这些工作都需要非常严谨,不管是招聘、入职、培训、升职加薪、离职等,都需要做好记录,以便后期查询的同时,并留下文件版证据。三茅君认为最怕扯皮的岗位就是人...
2024-07-01 09:18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编辑:言值哥哥2024-07-02 11:03
127 阅读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提问:在你看来,做管理,是一种什么体验?
一个我常能听到的回答是:累。
做管理,太累了。而且常常是责任心越强、能力越大的人,越累。
管人,我和他掏心掏肺,手把手地教,但每次还是推一下动一下,不但不创新,甚至不担责。团队越带,越心累。
管事,我每天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晚上到家打开群一看,又是一堆人在问:“怎么办?”   能者多劳,一直劳。
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管理事半功倍,不那么累?
前段时间,我的刘润读书会,请到了关苏哲老师。他的分享,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值得作为一个答案分享给你:学会提问。
关苏哲老师是谁?他是新关点的CEO,是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而在我的直播间里聊他的书《多问少说,才是好领导》时,他用的是平日里的另一个身份:“商业决策教练”。
更接地气地说,是一个在会议上主持问题的人。你会在不少私董会、高管圆桌会的会议室里,看到他坐在一圈上市公司的CEO、总裁和高管团队里,引导他们提问,提问,再提问......
啊?会议里最不缺的不就是问题了吗?为什么还需要增加这么一个角色,增加这么多的提问?
关苏哲老师说,很多重大问题无法解决,源头上都是因为:
没有发现问题背后的那个,更接近本质的问题。
而提问,则是发现问题的金钥匙。
所以,真正区分一个管理者厉不厉害的标准,不是“能不能直接给到下属答案?”,而是“会不会提问?”
你能不能用提问赋能团队?能不能用提问发现问题?能不能用提问更好地成人成事?......
一流的管理者善于回答,顶尖的领导者善于提问。
提问?这还不简单?我天天都在开会时提问啊?到底什么是提问能力?怎么提高?......
那天晚上10点多时,主播麦麦很惊喜地说,都这个点了,我们的在线人数居然都还在持续增加。确实,2个多小时的直播,弹幕几乎没有停,很多人在做3件事:
听关苏哲老师分享那些曾真实发生在会议室里的故事 。
向自己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重新提问。
然后,找自己的答案。
今天,我争取一下,看能不能也用4个提问,把这些故事的精华,浓缩在一杯咖啡的时间里,和你说完。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我现在需要梯子,谁能找到?”
提问:当你的团队成员问你“怎么办”时,你通常会怎么回?
你会直接告诉他怎么办吗?
关苏哲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今天,一个老板需要一个梯子,他和旁边的一位员工说:
“隔壁有个梯子,你帮我拿过来一下。”
员工跑到隔壁一看,没有梯子。
你猜,他回来会和老板说什么?
大部分的员工,可能都会说:“抱歉老板,隔壁没有梯子哦。”
哎,我连哪里可能有梯子都替他想了,最后还是没结果。下次,我是不是还要说得更详细一点?告诉他楼上也可能有?告诉他找不到还可以去买?
要是我能有个更主动的员工就好了。都这样催一下动一下,不为结果负责,还谈什么打胜仗?谈什么要创新?连跨部门推进个项目都费劲。
关苏哲老师说,很多高管、老板还会因此得出一个结论:这么多年,我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不行,得培训,得招人,得多招一些能担责,能拿结果,有主人翁意识的人才。
可是,最大的问题,真的是人才吗?在纠结要不要换掉谁之前,或许,还可以先试试做一个成本相对小得多的改变:提问。
还是那个老板,还是那个员工,现在,把对话的第一句改成:
“我现在需要梯子,谁能帮我找到?”
之前那句,连梯子在哪里都告诉他了。现在这句,什么办法都没给,就纯问了一个问题。能有什么不一样?
至少,会发生2个变化。
1,你说的话少了,你更轻松了。
2,你给的答案没了,但那位员工的思考多了。
“你去怎么怎么办”,是命令。
收到命令去执行,命令的内容越事无巨细,执行的人就越不需要思考。
那些真正有主动性的员工可能会感到压抑,无法施展,不被信任,还可能慢慢地学会甩锅和踢皮球,变成这件事的局外人。
而“我们有个问题,你觉得能怎么办”,是提问。
收到问题去解决,能让人更感觉到他自己的存在和参与,更多的发挥和成长空间,进而对这件事更有责任感,变成这件事的主人翁。
提问驱动思考,答案终止想象。
关苏哲老师说,很多管理者,个人业务能力很强,很有办法,团队也很依赖他,每次碰到问题都要问他怎么办。
最后,业绩要是不涨多委屈不说,就算业绩确实在涨,但你永远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到家还要一个个问题自己解决,第二天再周而复始,能不累吗?
你真的愿意过这样一种生活吗?这样工作又真的能发挥出整个团队的潜力吗?
我也不想啊。但在你不在的时候,业绩还是能不掉,团队还是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全部来问你“怎么办”。
怎么做?把你的管理模式,换成“提问题”,而不是“给答案”。
提问,而不是给答案。赋能,而不是下命令。驱动思考,而不是制约成长。
理解了这个,你就理解了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第一CEO”的通用电气原CEO,杰克·韦尔奇,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许多管理者认为,要想有效率,他们必须永远是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但真正的领导者都知道,更重要的,是提出正确的问题,而不是有正确的答案。
领导者,必须真正成为提出最多、最好的问题的人。
嗯,理解是理解,但听起来还是有点抽象。会提问的领导者,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一般会怎么用提问,来帮忙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很多人在周会上提的,又有什么区别?
好问题。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这个订单不赚钱,你接不接?”
提问:怎么用提问,而不是答案,来帮助团队?
关苏哲老师,讲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故事里的公司,年净利润超过100个亿。
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大公司里,关苏哲老师却在第一次作为他们的高管教练,以会议主席的角色,和他们的高层开会时,就目睹了一场高规格的......“吵架”。
“吵架”的源头很简单,来自会议的第一个议题:
有一个订单,不赚钱,要不要接?
那段时间,行业非常卷,竞争对手都在低价抢单。那个订单,就算抢下了也只能带来收入,但不会带来利润。
营销老大说 :要接。因为接了能完成公司的年度目标。当然,也因为考核他的是业绩。
财务老大说:不能接。因为没有利润。当然,也因为考核他的是利润。
吵起来了。但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后来,营销老大,又跟生产老大吵起来了。
“我辛辛苦苦在外面,好不容易拿个订单进来,你居然说没有办法生产出来?”
生产老大呢,又跟采购老大吵起来了。
“你为什么不把原材料放我仓库?那我怎么生产?”
旁边情绪比较稳定的,是工艺部老大和技术部老大。
他们不那么关心业绩、利润和产能,但他们带出了新的问题:
这么低的价格接了,产品质量能不能跟得上,会不会引起客诉?
产品和竞争对手是同质化的,打价格战怎么办?
场面,越来越乱,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请问:现在,如果你是坐在中间的那个CEO,你怎么决定?
这个订单,你接还是不接?
“接”或“不接”,都是答案。
但作为当时的会议主席,关苏哲老师和那位CEO说:
现在开始,请你不给答案,只提问。
于是,CEO开始对各个老大,逐个提问:
1,什么叫有利润、没利润?你们的分子、分母是怎么算的?营销和财务,各自对利润的定义是不是一致的?
2,你们有没有做过客户分类?这个客户属于哪一类?
3,如果这个是长期合作的大客户,这一次没利润,但长期有,接不接?
4,如果不接,会不会影响长期合作?
5,如果接,并且我同意打价格战,你们需要多少时间,多少钱,才能打完,打赢?
6,另外,我们怎么样去从源头上做好产品的创新,才能避免同质化,避开这种恶意低价竞争?
问题问完,CEO坐了下来。
整个过程,只有提问。
管理者,要负责的注定是比下属更大的摊子。
他要做的,不能只是从某个部门的维度去考虑问题,然后赞成谁,反对谁,一锤定音。
而是要站到更高的角度,看到全局,甚至看到全局的今年、明年和后年,用全局观思维来做决策。
所以,千万不要急着给答案,先提问。并且,是多维度地提问。
那,多维度地提问完,就能帮团队找到答案了吗?
还不够。
关苏哲老师说,CEO问完后,他又对在场的高管提了一个问题。
他说,接下来,我去外面抽支烟,也请大家花半个小时,去商量一件事:
如果站在公司的角度,而不是部门的角度,接或不接各自,最重要的三个理由是什么?
后来呢?他们接了吗?
好奇心呢,会害死猫。关苏哲老师说,更重要的是,半个小时后他回到会议室,一个比“接不接”这个答案本身更棘手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所有参会的人,都已经站在公司的角度,达成了共识。
真实的商业,真正的做生意,没有简单。
很多时候,管理者都要在复杂的千丝万缕,千头万绪里做决策。
怎么做决策?像学生时代做题一样,抽丝剥茧地找出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吗?
不是的。世界越复杂,能走的路就越不会只有一条。
彼得·德鲁克曾说:寻找唯一的正确答案,从来不是决策的核心。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做决策时,也没必要把目标定成:找出或给出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
决策的魅力,不在于一咬牙,一跺脚,最后一言堂,而在于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大家一起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思考,一起寻找尽可能多的可能性,最后一起达成一个共识。
怎么把决策从“一个人的”,真正变成“一群人”的?
提问。
用提问看到全局,用提问达成共识。
关苏哲老师说:提问能力,是赋能型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核心领导力。
无论是要管人,建一个能让人成长为人才,让人才发挥出水平的团队,还是要成事,做一个牵扯很多方,很多方还都利益有冲突的决策,会提问的人,都能帮团队打开更多可能。
说得真好。
那怎么样,才算会提问?
做管理需要的“会提问”,关键在于什么?
是要反应敏捷,直击痛点吗?是要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吗?
都不是。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团队缺乏斗志,该怎么办?”
提问:什么叫会提问?
关苏哲老师举了个例子。
请问,今天如果一个人来问你:
我团队这么多人跟了我这么多年,还是缺乏斗志,我该怎么办?
你会怎么回答他?
嗯,先不急着给答案,先提问:
你当初怎么把他们招进来的?
为什么会没有斗志?
可是,这么问,和很多会议里的 “怎么会这样?” “这是谁负责的?” “我不是早就说过?”......有什么区别?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关苏哲老师说,比起先问原因,能带来更大帮助的问法,还有很多。
比如,你可以问: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员工有斗志?
如果他说:因为我要有业绩,而我认为业绩差,就是因为员工没有斗志造成。
你还可以再追问:
为什么你一开始会认为业绩差的原因,是员工没有斗志呢?
影响业绩的,可以有很多原因,一定是团队吗?一定是斗志吗?
万一,你的赛道是日薄西山的,你的产品是同质化的,你还要先解决团队斗志的问题吗?
如果真的是因为员工没斗志,你还可以问:
你说的团队,是什么定义?是指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是指基层,中层还是高层?是指哪个部门?
你说的斗志,又是什么定义?是团队凝聚力?是加班意愿?是不愿意出差?
啊?这么问,是不是有点杠精啊?人家就问我一个问题,我不但不给答案,还反问他这么多问题?
关苏哲老师的回答是:
如果,我连这些都还没有和你聊清楚,我又有什么资格能回答你,帮你解决你的问题呢?
不同年限、位置和部门的员工,不同的斗志问题,激励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甚至,他真正想解决的问题,本质上也不是团队斗志,而是提升业绩,那万一真正影响你业绩的是你的产品,而不是团队呢?
今天很多人遇到问题,都会去买课,去请教,去搜索,甚至去问AI,然后看到一堆教你如何提升团队斗志的方法。
要有科学目标,要招对人,要做好培训,要做好KPI,最好做好股权,要加强流程,要做好文化愿景......
可是,如果连问题本身都没找对,没定义清楚,就看到这些答案,甚至一头扎进去花钱花时间去“解决”,那到底是在帮自己还是害自己呢?
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
而提问,就是发现问题的金钥匙。
会提问的关键,不在于你能不能在对方问出“怎么提升团队斗志”时,反应敏捷、面面俱到地盘问出“团队怎么会没斗志?”,而在于你能不能穿透“团队斗志”,发现藏在深层的“提升业绩”,甚至发现更深层的“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关苏哲老师说,人和人的沟通,天生会隔着很多层。
很多时候,别人问出来的,是一个层面的问题,想解决的,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而实际最值得优先解决的,还可能是藏在这些层面之后,藏在他的认知盲区里的问题。
嘴上说的言语和行为,是最外围的行为层。
比如,“团队缺乏斗志”。
实际的目的和意图,是里面的意图层。
比如,“想提高业绩”。
意图背后的情绪和情感,是更深的感受层。
比如,“团队这么多人跟了我这么多年,还是......”。
而比感受更深的底层信念和想法,是内心深处的核心层。
比如,“认为业绩差,就是因为员工没有斗志造成”。
行为层。意图层。感受层。核心层。
听到一个层面的问题,马上针对那个层面去提问,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成效,还浪费时间。
而真正会提问的人,能通过提问,一层一层地深入问题的本质,发现最接近本质的那个真问题。
然后,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真厉害。这种能穿透到深层的提问能力,怎么练?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我快速提高提问能力?
有办法。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重金换个团队,能解决吗?”
提问:能层层穿透,发现问题的提问能力,怎么提高?
关苏哲老师,举了一个可以拿来直接当教科书的例子。
几年前,在一个总裁班上,关苏哲老师对在座的老板们说,可以通过提问,用10分钟来帮忙解决一个生意上的难题,想试试的举手。
一位做连锁餐饮的老板,举手了。
接下来的10分钟,提问开始。
第1问:你现在有没有哪家餐饮店生意,不是很好?
答:有。
第2问:生意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这个店没有卖狮子头,而是在卖一个我不太懂的轻奢类的餐饮产品。
第3问:是不是不卖狮子头,生意一定不好?卖了狮子头,生意就一定达到理想目标?
答:不一定。
第4问:那这个轻奢品类新店,月均达到什么样的营业额,能让你满意呢?
答:至少,先不亏吧。
第5问:你认为这家轻奢店生意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是因为我只懂狮子头,不懂轻奢的新餐饮产品。
第6问:那接下来要提升这个轻奢店的业绩,你现在的方法是什么?
答:到北上广,花几百万重金挖一个懂轻奢的团队来经营那家店,把业绩做上去。
第7问:一个店的业绩,有4个关键指标:流量,转化率,客单价,重复购买率。几乎所有生意的业绩,都是这4个指标乘出来的,请问你觉得里面哪个是你生意不好的最主要原因?
答:流量。
第8问:流量分为新客户流量和老客户流量,请问主要是哪个流量不够?
答:新客户流量不够。
第9问:为什么新客户流量不够?
答:因为那家店的选址有问题,它在一个新开发的商业区里,附近还没有很多的居民。
第10问:如果花几百万重金请专业的轻奢团队来,能解决选址的问题吗?
提问,到此结束。
10个问题之后,花几百万重金招到轻奢产品新团队,已经不再是解决优先级最高的问题。选址才是。
漂亮。
团队的斗志,也不一定是管理问题,也可能是产品问题。
门店的业绩,不一定是运营问题, 也可能是选址问题。
这,就是提问的穿透力。
我要怎么做,才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必须做到对行业了解最深,有最多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问出这样的效果?
可是,什么样的CEO,才能比营销老大更懂营销,比财务老大更懂财务,同时还比产品老大更懂产品?那些人怎么问出来的?
关苏哲老师说,提问,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一种高级的元认知思维。
这种思维,不能帮人直接得出答案,却能一步一步地启发人,一层一层引导人找到最接近本质的问题。
提问能力的关键,不是知识,而是认知。
能用提问能力为团队赋能的人,并不一定是房间里最聪明,最懂行的人,但一定是一个能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启发别人打开认知盲区,发现更深层问题的人。
真好。可是,认知能力要提高,得慢慢积累。但我眼下就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有没有什么,是能帮我今天就提高提问能力的?
关苏哲老师分享了一套能帮你启发自己,也能帮你启发别人自己找答案的问题,总共6个。
1、你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说的“团队”,具体指的是哪些人?你说的“士气”,具体指的是哪些事?
定义越清楚,解决越聚焦。
2、你为什么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提高团队斗志本身,还是为了提高业绩?
3、解决这个问题,你的目标是什么?
怎么才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新店业绩有问题,营业额卖到多少算解决了这个问题?是先不亏?还是月入100万?
4、达成这个目标,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
影响业绩目标最大的,是流量、转化率、客单价、还是重复购买率?
影响的因素越多,越复杂,越要抓重点,把80%的力气,花在20%最重要的事上。
5、针对这几个核心要素,有哪些解决方法?
要提升业绩,提高客流量,可以换店址,也可以换营销策略,产品定位...
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成本。哪个性价比最高?
6、根据你选的解决方法,接下来你具体要做什么?
应该找谁?花多少钱?什么时候?在哪里?做到什么程度?
落不了地的解决方法,只是浪费时间。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提问驱动思考,答案终止想象。

要让管理的效率事半功倍,让团队的能力充分发挥,你可以先不急着给答案,先提问。

最好,还是多维度地提问。为发现最接近本质的问题而问。

要做到这些,你需要尽可能地穿透藏在人与人沟通背后的4层认知

行为层。意图层。感受层。核心层。

不确定怎么能穿透的话,也可以从一套能帮助启发对方找到答案的6个元问题开始:

1、你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你为什么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3、解决这个问题,你的目标是什么?

4、达成这个目标,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

5、针对这几个核心要素,有哪些解决方法?

6、根据你选的解决方法,接下来你具体要做什么?

说得真好。

那天,除了提问本身,关苏哲老师还问了一个问题:
你知道,一个高管,或者一个老板,最重要的3个能力是什么吗?
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概念思维技能。
专业技能,很好理解,在简历上写得最多,也被看得最多。
人际交往技能,也很好理解。
但是,越是往上走,最重要的技能越不是这两样,而是概念思维技能。
什么是概念思维技能?
你能不能穿透复杂的现象,看到问题本质?你能不能站在更高的维度,串起整个全局?你能不能带领团队从战略落到执行?

而提问能力,恰恰就是一个能帮你更好做到这一切的杠杆。

驱动思考,赋能团队,发现问题,串起全局,明确定义,达成共识......会提问的人,都能事半功倍。

1个好提问,胜过100个好答案。

尤其,是在这个AI已经能分分钟给出100个答案的时代。

你说呢?

*文章为关苏哲独立观点,仅供参考。

刘润丨真正的管理高手,会回答,更会提问
观点 / 关苏哲  主笔 / 尤安 编辑 / 二蔓  版面 / 黄静          


(本文来源刘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