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加班,又是加班,这玩意,挣扎在利益与道德的边缘,真累哇!
一、案例分析。
1、企业性质:一家国有生产型企业
2、企业现状:自5月份起,公司接到订单较多,生产人员需加班,但又一方面问题是,有时候生产物料未到,在尚未投产的情况下,员工在混加班。
3、导致问题:很多生产人员”混加班时间“较长,但是却没有实际效益,反而要支付较多的加班费。
4、欲求解决:如何加强管理,让员工加班加到点子上?
二、个人观点。
1、切身体会:
关于这个问题,我遇到的太多了,也有较为深刻的切身体会。那还得从我数年前从事车间生产管理时说起。那时候,我车间大概有5、60人吧,哦,是一个机械加工车间,若是众卡卡当中有生产制造业的同行,想必应该都会知晓,车间员工的工资大多是计件制的——多劳多得嘛,所以对于员工积极性的促进方面基本不用费太大的劲!不过也就是有那么几个工种,譬如说车间辅助工之一的包装工,这类工种通常都是计时制的(做的杂活太多了,无法做定额哇)而且还都是一些中年妇女,我汗颜的狠呐,太难管了。明明白班时间半个小时就能干掉的活,偏偏给你拖到下班那会儿,皮笑肉不笑的给你说“主任啊,这些产品明天还要装车发货的,您看看,需要加班嘞”,而咱呢,约好了兄弟们下班要去篮球场上厮杀来着,所以懒得跟她们费劲“好吧,好吧,早点做完下班吧”,这样一来,到月底要结算工资的时候,我勒个去,工资结算下来跟技术工的工资都不相上下了,这不是颠覆了加工行业的国际惯例吗?(通常情况下,哪有辅助工工资比技术工还高的?)这不是让人说咱的闲话嘛?(拿了人家阿姨多少好处?)次月就按捺不住了,想了几个招,总算有些改善:
第一、关照白班的班组长帮咱盯紧点,别让她们偷懒太狠! 第二、计时制趋向于计件制,尽管说她们做的活比较杂,但部分“正事”还是可以做定额的,譬如这个做产品包装吧,可以做个调研,看看一个月平均能包装多少件,再有,要求她们做工作台账,记账!这样一来,粗略的定额出来了,另外一些“杂活”可以采用承包制,一口价,几百块钱包给哪个做掉。
第三、当然了,也有真需要加班的时候,可以实行加班审批制度。需要加班的,咱派任务单或者是她们自己来填写单子都可以。
第四、管理管理,还是要管出效益为主,而不是要把人“管死”,尽管我对她们之前的那种混加班的行为感到不耻,但我想,大家都是来上班挣钱的,只要把活给干好了,工资嘛该给的还是不能少的,所以我就配套出台了一些奖励措施,只要能提前完成某些繁重任务或专项加急任务,可以给予一些奖励,虽然员工到手的工资是差不多的,但企业受益和我的心情舒畅度是得到提高的,再说了,“混加班”的风气也被扼杀了。
2、回到案例:
2.1、薪酬结算制度要修订完善。案例中的加班,跟我遇到的是差不多的,此处的加班=典型的加时不加力,何谓加时不加力?员工想要的是多一些工时,至于出了多少力,干了多少活,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为何如此呢?根源在于工资结算制度有问题,业绩考评的是员工出的工时,而不是员工出了多少贡献,也就是说考的是员工的苦劳,而不是功劳!所以,改变薪酬结算制度是首要策略。
2.2、有效组织生产计划,严格控制对加班的审批。“加班不是你想加想加就能加”,我认为管生产计划和整体调度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对加班的源头要控制好,员工为什么需要加班?企业为什么需要加班?员工向企业申请加班?还是企业要求员工加班?这个都是可以控制的啊,企业订单忙,企业可以要求员工配合着加班,企业没订单,员工申请毛线的加班?加班干什么?天可怜见,在加班的问题上,太复杂了,比如说咱是被企业要求加班,没有加班费;有些是企业给加班费,没有人愿意加班...瞧这些个让人蛋疼的问题。这也正说明一点啊,加班的主动权应该是抓在管理者手中才对哇。
2.3、懂得变相激励才是王道。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说一个新品种工件,按照同类相仿产品定额制定的时间是大概要20个小时完成,某工人也知道这个工件是暂时没有定额的,所以有了混工时的想法“我若是30个小时完成,领导按18元*30小时=540元制定定额,那么以后我20个小时做完,轻而易举的就能拿到27元/小时了”,主任又不是傻子,“大家听好了啊,这个工件,20个小时内能完成的,提前半个小时完成,我奖励25,提前一个小时完成的,我奖励60,...20-22个小时之间完成的,按照18元每小时,超过22个小时完成的,给予17、16、15..元/小时结算(逐渐递减的)”这样一来,混工时的举动就是拿自己的“时间就是金钱”不算真理了。
2.4、查岗呀。这个是略显腹黑的招数,建议楼主组建一个检查小组,每日随机去各个岗位查查岗,看他们混加班混着干什么呢?严重的,抓一当十进行处罚;还有,这个检查小组成员还可以有从车间里抽出的部分员工(每天随机抽,不选固定的,怕害了别人),造成大家相互督促相互“举报”的氛围,总够黑了吧,看哪个要继续混加班?
3、水至清则无鱼。
大家都深知“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吧,我觉得在楼主这个企业,能把各类管理活动做细了,管理制度再配套齐了,也就等同于“池水变清了”,那么“浑水摸鱼”的日子还会持续下去吗?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加班的人并不多,天天加班的人倒不少。有的人加班,不是因为工作完不成,而是为了塑造办公室形象;也有一些赶上加班的大形势,被周围的大环境逼着不得不加班。除了获取加班费,到底还有什么原因让大家“爱”上加班呢?
一、工作需要
“从5月下旬开始,公司连续接了一批订单,生产人员有时需要连续上12小时的班,甚至更长”。可见为了及时完成订单任务,加班必不可少。很大程度上,加班的需求取决于所处行业和公司的风格。
二、其他同事都在加班
在中国很多企业尤其是国企,加班(或者稍晚点走)往往会被看成努力、勤恳、有工作责任心的表现,时间一到就准时下班,无异于放弃了表现的机会。
中国大环境或者说国情造就了企业的加班热。何况在公司连续接到订单后,这时候正是所有领导最关注的时候,此时不玩命加班更待何时?于是乎,员工加班,班组长加班,有时需要连续上12小时的班,甚至更长。不要因为车间不需要表现,车间人员同样需要通过加班来表现自己。
三、老板的认可,升职的需要
作为普通员工,平时可以展示给周围同事和上级的,往往就是他的出勤情况。假设,有位同事总是早到晚走,每天忙忙碌碌,另一位同事准时到按时走,如果两者工作能力和成功差不多的情况下,你更倾向于谁?人与人之间如此,班组与班组之间也不例外。
尤其是国企在对下属进行考核时,不仅会考察员工的绩效达标情况,同时会考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这后者的考核往往依赖主管的主观印象,而这种主观印象往往来源于员工的日常表现,比如,适当地加班。
加班的尺度把握非常重要。“我发现,生产上有混时间的现象,比如生产物料未到,前期并未投产,但仍有很多员工呆在车间里混加班时间”,这样的加班就弄巧成拙了,俗话说“过犹不及”,耗在公司浪费资源,这样非但得不到认可,还很可能招来批评。如何有效地控制加班呢?
一、巧妙运用工时、工资制度
根据法律规定,加班与工时制度有直接的关系。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是什么类型的劳动合同、实行月薪制还是年薪制,都与加班无关,加班只与工时有关。但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必须谨用。对生产车间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可有效避免混加班的现象。
二、 闭环管理,减少无谓加班
加班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用人单位指定加班,一种为员工自觉加班。对于用人单位指定加班,内部规章制度应对可以加班的情形和加班的审批手续进行规定。员工因自己原因未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不属于用人单位指定加班的情形。
加班必须有计划有结果,让公司明确了解你在加班期间具体多了那些工作,形成闭环管理。监督部门对加班内容进行审计,直属领导承担连带责任,从而有效减少无谓加班。 为完成订单而加班,到底有多少岗位真正需要加班,通过闭环管理应该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三、建立加班的申报、审批制度
加班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合意的行为,突发性加班可采取公司安排、员工同意,计划性加班则实施员工申请公司批准。因此,用人单位要控制加班,应该制订一套规范的加班管理制度。只有建立加班的申报、审批制度,当因加班而发生争议时,企业才能占据主动地位。
四、通过调休降低加班费
根据 《劳动法》第44条规定,平时超出工作时间的加点工作和法定节日的加班工作应当按照加班时间支付加班费,但是休息日加班的,用人单位优先给予调休,不能安排调休的应当支付加班费。通过适当的调休,减少加班费支出,达到控制加班的目的。
五、加强绩效考核进行方向引导
你要员工干什么,你就考什么?通过优化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引导员工从增加工作时间转变到提高工作效率,营造全新的工作氛围,从而减少无谓的加班, 让员工从注重加班量逐步转变到提高效率。
六、优化工作流程
我发现:“生产上有混时间的现象,比如生产物料未到,前期并未投产,但仍有很多员工呆在车间里混加班时间”。
产生这种结果与各部门间的协作有关,只有优化各工作流程,做好工作计划安排,制定合理适当的工作定额与绩效目标,明确人工投入与产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才能杜绝混时间的现象。
七、提高专业化程度
低效率的设备,重复的劳动,由于专业化程度不够而额外花费的时间,由于新人的大量进入、缺乏经验而不得不付出的时间成本,这些都会表现为加班的增多。根本问题是提高专业化程度。如设备更新、人员素质培训、岗位分工等都对提高专业化程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班目前在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大量存在,任何一个事业兴旺发展的企业,不可能没有加班。对加班,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员工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时,应当首先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对公司来说,则要注意如何提高效率、保护员工积极性、尊重员工的选择、珍惜员工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来引导对待加班的态度,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提供几点思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加班制度完善。
做好加班申请的流程和制度。加班是公司有任务需要时才加班,不是员工想加班、呆在车间不走也可以算加班。加班需要填写加班申请,至少要经过主管领导和人事部的审批方可生效。凡是未经部门主管和人事部批准的加班工时一律视为无效加班工时,不计入加班费用。同时加班申请报保卫部备档,没有加班申请的人员,下班后一律清出,不得在岗位逗留。
二、轮流加班与加班预警机制。
加班只通知给需要的员工,避免全体员工一起加班,并以技能优秀的员工优先考虑,这样可以缩短加班工时。然后再轮流加班。这样大家的加班工资会相对平衡,员工不会因此引起情绪上的不良反应,另外也能得到相应的休息。
或者采用加班预警机制,每个员工加班记录要即时登记,即时统计,并建立预警机制。按劳动合同法规定,月加班小时数,不得超过36小时,当员工加班到一定小时数以后,尽量安排其它员工加班,减少该员工的加班次数。
利用调休机会,冲减员工加班工时。公司要主动利用淡季或工作不忙的时候,优先安排员工补休,计算加班费为备选方案。
三、控制待料时间。
与加班相关的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尤其与采购部或者物流部要加强沟通,物料什么时间到位,什么时间安排员工加班,物料到位的时间安排尽可能在合理区间。待料时间过长,可以对加班时间进行调整。无法调整的,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员工培训,培训相关专业技能或者企业文化等有凝聚力的相关培训。
四、与员工签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合同。
如果经常有物料未到,员工等待的情况,可以考虑与员工签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合同。没有任务时,给员工放假,有任务时按任务量通知相应的员工上岗。这样可以保证员工有效的工作时间,减少待工现象。
五、引入派遣员工。
如果内部员工实在不够,订单又非常紧迫,就不得不考虑在非关键岗位安排一些派遣工。在订单结束之后撤出。
六、调整薪酬结构。
重新设计一下薪酬结构,设较低的基本工资(只要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即可),配以较高的工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把工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综合运用。单件工时短的工资高,生产数量多的工资高。鼓励员工用最短的工时,产出最多的效益。
七、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员工专业技能。
利用淡季或者空闲时间,加强培训工作,多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专业技能方面的交流。避免因员工效率低而造成不必要的加班,费时、费财、费力。也可以通过技能竞赛的方式来挖掘员工技能水平,鼓励员工对岗位技能提出改进意见,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如果能提高效率,要额外重奖。
八、加强加班岗位考核监督。
员工的加班要有相应的监督、考核,避免“磨洋工”现象发生。加班时间一般在非正常工作时间,相对缺少检查、监督环节,要进行必要的抽查,只有你检查到位,员工的工作才能到位。
加班这件事,干得好叫工作积极主动有责任有担当乐于奉献云云,干的不好了叫磨洋工混加班工资工作效率低下云云。案例表述可以看出这种加班就是无效的。个人没有生产性企业的工作经验,简单说一下对于加班管理问题的看法。
一、 案例回顾
1、生产型企业,连续接单,业务量大;
2、员工在紧迫的压力下工作时间超长,但也存在工作没有成效的状况;
3、管理不到位,生产物料未到,还没有投产,员工却开始加班;
4、结果是产量上不去,工作时间却远远超标。
二、 案例简析
其实说到底,这是一个生产线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建议如下:
1、 完善加班审批流程
公司制定相应的加班审批流程,确定责任人。员工需要加班,提前填写加班申请单,经由直属领导签字确认,最后交由人事行政部或相关部门存底。加班申请单必须要注明加班时间和加班事由。加班由部门领导签字,员工就会减少很多的混时间的加班。
2、 明确人工投入和实际产出
加班申请单上海需要有计划产量,这个是衡量加班是否有效的最根本控制手段,这可以考核主管的,主管才能考核员工,就是以产量,以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作为标准。
3、 完善考勤管理办法
很多公司员工是否加班都是以员工进入公司的时间或者离开公司的时间为依据,这样做显然是存在很大漏洞的。员工下班后待在办公场所不走,聊天上网干私事,晚上打个卡闪人,这也是加班的话,老板估计要气疯。所以不能以员工进出办公场所的时间来核定加班与否,时间是重要参考,但是加班申请表才是真正加班的依据。考勤管理办法中要明确员工加班的相应条款,培训签字方能生效。
4、 张贴公告告知全员
单位制定出来的流程制度,一定要及时发布通知。加班应该要走什么流程,什么形式的加班都是不被认可的,明确告知员工公司鼓励有成效的加班,对于故意加班混工资却没有工作成效的员工领导要找他谈话并提出警告。
5、工作成效纳入考核
如果有绩效考核的,可以将员工的工作成效纳入考核中。如相同工作时间谁创造的利润大就有相应的优先权利,或者在考评打分上适当倾斜。
6、修订工资计算标准
一般来讲,生产型企业以综合工时制为多,不必要的浪费工时是很大的成本浪费。如果公司条件允许,可以采用计件工资制,按照产品合格率来计算员工工资。那么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7、合理安排员工调休
生产任务繁重,员工近期往往会加班过长,这个时候生产部门领导就要和人事部门协调如何安排员工调休,既要能保证近期的产品供给,也要保证员工能合理的休息。
8、建立直属领导考核
加班申请单要经过直属领导的批准,那么为了防止直属领导随意安排员工加班,或者对员工的加班不闻不问只管签字,就要建立直属领导考核,具体根据各公司实际情况,可以用总工时与工作业绩比较,也可以用部门产出比作比较,同时要安排人事行政等职能部门不定时抽查员工加班情况强化管理责任,侧面观察直属领导的工作安排是否合理。领导一考核自然比较关心员工是否存在无效加班,管理上应该会更具实操性。
加班吧,我个人不提倡。只要员工保质保量按时甚至提前完成工作我是大大欢迎。无效加班看起来是加班费的增加的问题,但是其他的管理成本如水电办公用品、设施设备、时间、员工家庭对于加班的看法等成本,安全隐患的增加都是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流程监管,设置目标责任人,以业绩为导向来考核,在合理范围内降低无效加班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