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先生陈昌锦说:
一、为什么会有绩效申诉 1、绩效指标设计不合理 (1)绩效指标的设置,要依据一定的原则,通常我们遵循的是SMART原则: ——S代表具体的(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比如说,文中的工作满意度,我认为就不够具体,工作满意度的解释是什么?是哪方面的工作满意度?如果你一个做招聘的,你以人员流失率来衡量他,他一定会跟你计较。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我依然还以工作满意度为例子,你如何去度量这个工作满意度?绩效中扣除的5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我也不会认同,我虽然每天按时上下班,但我认为我该做的都做完了,如果做得哪里不够好,你告诉我啊,我可以改进啊。而不是简单的扣5分了事。如果我换个方法描述呢?比如“有一次布置任务超过一周未完成,工作满意度扣3分”。是不是就可以衡量了?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同样我以工作满意度来衡量,如果那句话改为:“有一次布置任务超过一天未完成,工作满意度扣3分”如果改成这么一句,那么,我认为你是在开玩笑吧?你今天布置任务,明天我就要完成,这显然是不可实现。 ——R代表相关性(Relevant),指绩效指标是与工作的其它目标是相关联的;绩效指标是与本职工作相关联的;这个前面在S中已举例了。 ——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2、管理者没有掌握好面谈打分技巧 (1)我们通常的面谈方式,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很多的管理者的风格属于强硬派的。比如文章中,我认为管理者的打分风格,就很有可能是强硬派,我是你的主管,我给你多少分,你就必须给我接受。可是在不一样的年代,这个方式已经不适合新一代的员工。 (2)我们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用“三明治”法,套路是:表扬好的—指出差的—提出改进希望和光明前途。换句话,其方法是:好—差—好的模式。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A、认为你是表扬:也许你更多提出来的是批评,但从你的方式方法里,很容易让别人误认为是表扬。因为好—差—好的方式,2:1完胜。然后结果你告诉我,其中一项就扣了我五分,我从心底里,肯定不能接受。你这是捧杀呢? B、认为你虚伪:当下属员工熟知了套路后,你先一通表扬,之后突然来了句“但是……”那你还不如直接来但是好了。这样避免了大家都浪费时间。 所以,很多管理者都喜欢用这种汉堡法,不仅没有起到效果,反而对下属造成一些反感。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比较好?后续我再讲。 3、管理者没有照顾到面试者的情绪 对于下属来说,一般自我认知方式是: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没有苦劳,我总有疲劳吧?所以,对于普通员工的给分方式,一般以疲劳—苦劳—功劳的模式。所以,在定量的分值上,需要严格,而在定性的分值上,需要放宽。而在文中,定性的的指标中,直接主观臆断的给扣了5分。当然,我相信肯定有事项才扣除这5分,但焦点就在于,我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你这是抹杀我的苦劳,造成下属的不满。 二、绩效申诉注意事项 现在此事项已经闹到了公司层面,对于公司来说,高管需要力挺中层管理者,这无可厚非,但在过程中,可以在处理的技术上,要进行加工,让员工能够接受这个结果。另外,如果确实是上级经理的错误,可以通过“暗箱操作”进行。否则,文中的事情,一旦员工在非公开场合进行伸冤,这对公司来说,是个不小的隐性损失。 1、 绩效申诉的BID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针对双方均可以,站在公司立场上,绩效考核闹到公司层面,说明主管无能,无法给下属心服口服。对于下属来说,员工不服管理,不能有效跟上级展开有效对话。 (1)B—BEHAVIOUR:行为,对这件事本身(千万不要针对人)提出客观性的结果。比如说:我接到你跟下属(上级)就你们两位所做的绩效打分,是有一定的异议,对吗?(要求:行为描述,不带有任何的主管判断) (2)I—IMPACT:影响,就这件事的本身所产生的影响。比如说:A、你要知道这件事情,无论公司做出什么样的判断,都将对你造成一定不利的后果。比如在下属心目中,你这个经理将不能真正的以德服人/不能赢得你下属真正的尊重。B、如对于普通员工则可以这么说:你要知道从公司的判决中,除非你有真正的证据证明你确实是不该扣这个分,否则,对于公司来说一定是维持原判,这将对你的心态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要求:对双方的不利影响能够说明白) (3)D—DESIRED BEHAVIOURA:期待。就这件事本身,希望对方做出再慎重的考虑。比如说:我希望你跟你的下属/上级再做一次沟通,这次沟通,我来做协调人,希望大家双方各自做出一定的让步。毕竟是个主观指标。这在不同的立场,对于指标的判定各不相同。我们更多的是对于未来的指标设定方面,能够遵循一定的原则。能够让绩效更加客观公正。(期待,转移焦点,更多在于未来) 绩效申诉的BID模型有个好处就在于:能够让双方冷静下来,客观思考绩效申诉后的结果,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有时候绩效申诉本身不在于分值的扣除,而在于双方为了面子争执不下,双方均下不了台。这个时候,一旦有更严重的后果时,会冷静下来进行思考。 2、绩效申诉的暗箱操作 暗箱操作不是一味的坏的,关键在于暗箱操作的目的是什么。另外暗箱操作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偶尔暗箱操作后的后续行动,如何弥补。 (1)在文中的处理方面,不够艺术化,导致员工十分不满。不满的的行为方式,要么在各种场合会公开叫屈,要么以后会消极怠工。所以,在维持原判之后,需要有部门的人,跟当事人再次进行谈话,谈话要遵循BID模型,但在最后,表示为了对该员工的理解,额外其他一项可以增加三分。这样,实际值扣2分。从员工的心态上,感觉自己还是赢了,而在主管的心态上,感觉自己捍卫了那5分的扣分权。通过心理焦点交叉,弱化矛盾。 (2)暗箱操作后,需要进行教练型的辅导,今后不再发生此类事情,这里我再次给出GROW模型。 G:目标—避免以后再次出现此类绩效申诉的事项; R:现状—对于绩效指标不够客观,不能进行量化; O:行动方案—对现有指标进行改良,将指标双方讨论,如何更加客观可衡量,必要时,人力资源部介入。 W:意愿—今后绩效评估时,能够双方很快达成一致,对有异议的分值,可以在讨论层面进行解决。 三、总结 1、绩效考核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扣分,而是为了对工作成果有个衡量,关键不在于扣分,而是知道在哪里扣分,改进的方向在哪里; 2、绩效指标设置一定要遵循SMART原则,否则,指标衡量时,一定会出问题; 3、绩效申诉时,人力部需遵循BID模型和GROW模型,以对部门的绩效进行改良,以后不再进行申诉。
我的点评
很全面,还涉及到很多工具,学习了
1
1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