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个实战案例看看OKR在中国的实践。
该企业是一家跨境电商,老板发话,今年要做直播带货。要怎么做?负责该业务板块的业务负责人编写并发布了以下2020年OKR。
这个OKR的设置思维其实留在KPI的形式和逻辑中,经过调整后可转为这样:
为什么这样调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01 工具层面
1、O与KR的设定要求
目标O:定性的描述,非量化,发展方向
关键结果KR:不是任务清单,是有结果的,量化的
2、年度OKR与季度OKR不并存
为什么不建议设定季度OKR的同时又设置年度OKR?
1)年度OKR介于战略和季度OKR之间。三者期限太短,提供的有意义的方向价值稍微偏弱。当创建季度OKR时,员工在审视使命、愿景和战略时,能够比在审视年度OKR时,提出更好的OKR。
2)既设置年度OKR又设置季度OKR,它们限制了敏捷性,把事情变得复杂化,不符合OKR的底层逻辑。在一年的时间内会发生很多事情,特别是在今天这样快速变化的市场,如果在中期评估时,确定要要进行季度某个KR调整,就会增大工作量。
3)设立年度OKR会将焦点从季度OKR分散转移走,让员工觉得季度OKR不那么重要。应该要求每个人(包括高管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季度OKR上,因为这些是帮助你实施战略的工具。
如果真的觉得长远大方向很重要,可以把它上升到2~3年的更长期的战略来看。
3、路径当做结果
业务部门把搭建起有战斗力的营销团队作为其中一个目标,但反向思维一下,是不是自己养一大群的营销人员就一定能干成这个事?未必。
要做成这个新业务线的盈利模式,“通过优质的直播主播场景去卖有竞争力的货品”才是最终的结果。有营销团队能找到好多直播主播只是实现路径之一。
把路径设置成了结果,会将焦点从结果(“打造优质的直播主播场景”)分散转移走,让员工有可能认为聚焦完成了路径过程(“打造出一直有营销团队”)就可以了,其他都不那么重要,这样有可能导致最终到达不了目标。
02 思维模式
1、以终为始,老板要什么
老板发话要做新业务,要做直播带货,最好“100个直播主播每个月多卖30000元”。他的表面意思有几个:
1)需要有新的盈利曲线了,直播带货好像是个不错的方式
2)估计“100个直播主播每个月多卖30000元”应该看到盈利模式是怎样了
实际上老板是一定要这个部门达到100个主播每个月卖多30000万吗?我认为:不一定!老板是希望”通过直播主播卖货场景去找到新的增长曲线”,围绕这个卖货场景要做的事情应该不止招聘营销人员和上架货品。怎么说呢?例如,哪怕我们只获得了80个直播主播(没完成指标),但有可能过:准确描绘精准的客户群体画像,提升直播间的有效导流,提升直播间的客户沟通后转化有效购物,更优质的社群内容运营提升新增用户指标,更有效的线下供应,更好的产品竞品选择采购(如果是自研就是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研发)等等这些实现路径(打法)不止完成每个月多卖30000元的产品,更有可能超越这个结果,实现老板的心中期望的新的增长曲线目标。
我们一直说“为过程鼓掌,为结果埋单”,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要多想想,老板最终会为什么埋单?
2、要成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KR(实现路径)需要你的自驱地推动协同共频
这个新业务的目标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同吗?例如:准确描绘精准的客户群体画像更有效的线下供应(供货链条效能),更好的产品竞品选择采购等等,在KR的协同方面是没看到路径的。
要做好一项新业务,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在原有的设定中,部门把所有的经历都聚焦在本部门的事情上,但实际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协同工作更难,更占据时间。在推动协同工作中,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等着别人的配合,完不成就成了扯皮。
只有把协同工作转为自己主导,才能有力地推动全局的协同,这是一种创业心态,张一鸣的解释是工作不设边界,设定目标不仅仅想到自己岗位的事情,更要自驱地推动协同共频。
以上案例给大家参考。
只有,第一,完全熟悉和把握OKR工具层面的要求、特点,第二,深刻思考OKR与业务结合的逻辑,执行要为目标O负责,为结果KR找到增长方法,才能确保写出一份漂亮的OKR!
以上仅为本人的个人看法,难免不全面甚至出现错误看法,欢迎批评指正。后续将陆续写OKR的系列文,非常也欢迎朋友们常联系进行交流。
作者:Joanne Chen曾任职于以色列、美国等纳斯达克上市的跨国集团,历任一线业务主管、HRBP及人力资源总监等职位,自2010年开始与美国总部同步使用OKR管理体系,现在关注组织发展和人才、OKR、HRBP、公益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薪酬调查。
【专注于OKR的落地】
不止OKR的概念和理论,我们是直接帮助企业做OKR落地